您好!欢迎进入犇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136-8800-2803
政策解读 Teachers
联系方式
  • 全国热线电话
  • 028-84460629
  • 联系电话 136-8800-2803
  • QQ客服 619698008
  • 联系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东大街芷泉段6号时代一号2610号

举报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最高奖金可达50万元!

日期: 2021-05-21
浏览次数: 271

建筑业热闻


建筑工程业领域最新资讯,政策解读,行业分析、行业热点,法律法规,各类工程资质管理,各类工程资质(新办、增项、升级、延期、维护等)政策公布,建筑类人才资讯等建筑业信息公布!

宁波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宁波市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本办法适用实名举报

举报事项经核查属实的,应当按下列规定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 举报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或违法行为的,奖励金额按照行政处罚金额的15%计算,最低奖励3000元,最高不超过30万元。

  • 对举报瞒报、谎报事故的,按照最终确认的事故等级和查实举报的瞒报谎报死亡人数给予奖励。

    其中:一般事故按每查实瞒报谎报1人奖励3万元计算;较大事故按每查实瞒报谎报1人奖励4万元计算。最高奖励不超过30万元。

  • 生产经营单位在岗从业人员举报本单位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经核查属实的,可以按照上述标准上浮一定比例奖励,最高奖励金额原则上不超过50万元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本办法奖励范围:

  • 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或其授意他人的举报。

  • 举报的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已被立案查处的。

  • 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的奖励情形。

注:举报人接到领奖通知后,应当在60个工作日内领取奖金。逾期未领取奖金者,视为放弃领奖权利。能够说明合理理由的,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领取奖金。

举报人主动要求放弃奖励的,终止奖励程序。征得举报人同意后,可给予褒扬激励。

举报人所得奖金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文件原文:

举报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最高奖金可达50万元!

为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监督,鼓励举报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起草了《宁波市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3月29日前,通过以下方式提出书面反馈意见。

一、通过信函将意见发至:宁波市宁穿路2001号3号楼宁波市应急管理局409室(邮编315066),并在信封上注明“征求意见”字样。

二、通过传真将意见发至:0574-89183212。

三、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至:157552674@qq.com。

联系人:何洁   联系电话:89183212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附件:宁波市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docx

宁波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3月23日

附件原文:

宁波市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

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监督,鼓励举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制止和惩处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财政部《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办法。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宁波市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的举报奖励。

第三条 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以下统称为举报人)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责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以下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本办法仅适用实名举报

第四条 县级以上安委会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涉及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工作的统一领导,支持、督促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履行举报奖励的相关职责。

第五条 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指派专人负责开展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的举报奖励工作。

第二章 举报受理

第六条 举报受理应当坚持“属地为主、分级受理、行业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

第七条 及时向社会公布本行业领域、本部门的举报电话、邮政(办公)地址、网站网址、电子信箱等。

第八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受理属于其职责范围内涉及安全生产领域的举报,并及时向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

举报事项不属于本部门受理范围的,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告知举报人向有处理权的部门举报,或者将举报案件及相关举报材料移交给其他有处理权的部门,做好记录备存,并采取适当方式告知举报人。

第九条 举报事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一)无明确的举报对象或者具体的举报事项;

(二)已经受理且正在核查处置的举报事项,单一举报人重复举报的;

(三)其他不属于本办法所指受理范围的举报事项。

第十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受理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的举报事项,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负责本辖区职责范围内的举报事项。必要时,上级部门可以依照职责直接核查处理辖区内的举报事项,也可移交或指定下级部门办理举报事项。上级部门交由下级部门核查处置的,应当跟踪督导督办,下级部门应对结果负责。

(二)市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主要负责驻地央企及其所属企业、省属企业在当地的企业以及市属企业的举报事项。其他相关部门另有规定的,可以从其规定。

(三)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按照相关规定、程序,对本部门直接受理的,以及其他部门移交的举报事项及时组织核查处置,结果应及时答复举报人。本部门单独核查确有困难的,应报请本级安委会组成联合核查组进行核查处置。

(四)举报事项涉及两个或以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各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分别核查处置,并及时答复举报人。

第三章 举报奖励

第十一条 举报奖励应当遵循“合法举报、适当奖励、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查处、谁奖励”的原则。

第十二条 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按照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公布的判定标准认定。

第十三条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第十四条 举报奖励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明确的被举报对象和具体的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违法行为;

(二)举报事项未被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发现或未作依法处理的;

(三)举报事项经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核查属实的。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本办法奖励范围:

(一)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或其授意他人的举报;

(二)举报的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已被立案查处的;

(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的奖励情形。

第十六条 举报事项经核查属实的,应当按下列规定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一)对举报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或违法行为的,奖励金额按照行政处罚金额的15%计算,最低奖励3000元,最高不超过30万元;

(二)对举报瞒报、谎报事故的,按照最终确认的事故等级和查实举报的瞒报谎报死亡人数给予奖励。其中:一般事故按每查实瞒报谎报1人奖励3万元计算较大事故按每查实瞒报谎报1人奖励4万元计算。最高奖励不超过30万元。

(三)生产经营单位在岗从业人员举报本单位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经核查属实的,可以按照上述标准上浮一定比例奖励,最高奖励金额原则上不超过50万元。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举报具体事宜,遵照应急管理部《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举报处理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多人多次举报同一事项的,对受理时间最先的举报人给予奖励,后续举报人不再奖励。多人联名举报同一事项的,由举报的第一署名人或者第一署名人书面委托的其他署名人领取奖金。

第十八条 举报人接到领奖通知后,应当在60个工作日内凭举报人有效证件到指定地点领取奖金,或提供银行账号通过转账方式领取。逾期未领取奖金者,视为放弃领奖权利;能够说明合理理由的,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领取奖金;举报人主动要求放弃奖励的,终止奖励程序。征得举报人同意后,可给予褒扬激励。

举报人所得奖金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十九条 奖金的具体数额由负责核查处理举报事项的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举报奖金应当一次性发放。奖金使用发放情况应定期报送上级部门。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安委会应当将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的举报奖励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

第二十一条 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举报的受理、核查、处理、协调、督办、移送、答复、奖励、统计和报告等相关制度,并建立举报事项档案资料和台帐,及时归档,留存备查。

第二十二条 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的举报奖励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自觉接受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

第二十三条 举报人举报的事项应当客观真实,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和单位;否则,一经查实,依法追究举报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处理举报事项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一)对属于其法定职权范围的举报事项不予受理的;

(二)对应当登记、交办、移交而未按规定登、交办、移交的;

(三)推诱、敷衍、拖延举报核查事项办理,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结举报事项或者依法答复举报人,以及未按规定及时给予奖励的;

(四)未及时履行督导督办职责的;

(五)违反保密规定,泄露工作秘密,或将有关举报材料、举报内容、举报人信息、奖励情况等透露或者转交给被举报单位或者被举报对象的。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的实名举报,是指举报人提供真实姓名和真实有效联系方式的举报行为。

第二十六条 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另有相关行业举报奖励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安委办和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住建部:转包违法分包575家企业被责令停业整顿,115家限制投标!

                                   文章结束 不要走开

                                                          住建部:转包违法分包575家企业被责令停业整顿,115家限制投标!

犇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专业办理建筑资质转让、跨省剥离分立、吸收合并

装饰装修一级资质转让浙江

公司主营业务

  1. 全国具有资质的建筑公司转让;

  2. 建筑资质全国分立剥离、吸收合并;

  3. 全国建筑施工、设计、监理、造价资质维护;

  4. 总包资质三升二,专包资质二升一;

  5. 资质新办;

  6. A级业绩补录;

  7. 全国建筑人才招聘。





有业务需求的客户,

我们可以到您公司上门面谈!

装饰装修一级资质转让浙江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1
2023 - 06 - 20
建筑业热闻建筑工程业领域最新资讯,政策解读,行业分析、行业热点,法律法规,各类工程资质管理,各类工程资质(新办、增项、升级、延期、维护等)政策公布,建筑类人才资讯等建筑业信息公布!犇犇公司专业代办资质8年,案例3000+,全网低价新办资质施工资质新办、增项二级,自家现成技术负责人一手业绩联系冷老师:13018223165(微信同号)资质升级总包升级,专包升级,业绩补录、回函联系李老师:13688002803(微信同号)资质收购资质重组、分立、平移,收购资质联系陈老师:18708115861(微信同号)↓ ↓ ↓犇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专业办理:建筑资质转让、跨省剥离分立、吸收合并公司主营业务全国具有资质的建筑公司转让;建筑资质全国分立剥离、吸收合并;全国建筑资质维护;总包升级,专包升级;施工资质新办、增项二级资质;提供全国建筑人才。有业务需求的客户,我们可以到您公司上门面谈!
2
2021 - 04 - 14
建筑业热闻建筑工程业领域最新资讯,政策解读,行业分析、行业热点,法律法规,各类工程资质管理,各类工程资质(新办、增项、升级、延期、维护等)政策公布,建筑类人才资讯等建筑业信息公布!日前,福建三明一项目引发关注。招标公告显示,该项目名称为三明市档案馆(档案数据中心)建设项目,造价近1.2亿元,参与投标的建筑企业多达3578家,再创福建建筑企业参与投标数量新高。犇犇专业办理建筑资质分立、吸收合并此前,福建多次出现因投标企业过多导致系统崩溃的现象。上次晋江3023家单位投标,导致系统崩溃3小时。犇犇专业办理建筑资质分立、吸收合并犇犇专业办理建筑资质分立、吸收合并犇犇专业办理建筑资质分立、吸收合并犇犇专业办理建筑资质分立、吸收合并近几年,招投标行业竞争异常激烈!2019年5月9日开标的广元市朝天区2019年新农村建设项目,1209家单位报名,35个标段,现场摇号!2018年6月,造价约为1725万的上杭县三环路二期(下坝路-上杭大道)市政道路一标段工程开标,再次创造新纪录,参与投标单位共940家。其中有52家为无效投标,因为这16家企业有交电子标书上传平台费但未提交投标文件而无效投标,或者一些企业有上传标书,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解密工作而无效。2018年4月,龙岩市红田路四期工业西路与人民路交叉口改造工程开标(造价为540万元),有694家单位参与投标。还有些项目因企业较多,“球不够”,导...
3
2021 - 05 - 21
建筑业热闻建筑工程业领域最新资讯,政策解读,行业分析、行业热点,法律法规,各类工程资质管理,各类工程资质(新办、增项、升级、延期、维护等)政策公布,建筑类人才资讯等建筑业信息公布!宁波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本办法适用实名举报。举报事项经核查属实的,应当按下列规定对举报人给予奖励:举报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或违法行为的,奖励金额按照行政处罚金额的15%计算,最低奖励3000元,最高不超过30万元。对举报瞒报、谎报事故的,按照最终确认的事故等级和查实举报的瞒报谎报死亡人数给予奖励。其中:一般事故按每查实瞒报谎报1人奖励3万元计算;较大事故按每查实瞒报谎报1人奖励4万元计算。最高奖励不超过30万元。生产经营单位在岗从业人员举报本单位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经核查属实的,可以按照上述标准上浮一定比例奖励,最高奖励金额原则上不超过50万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本办法奖励范围: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或其授意他人的举报。举报的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已被立案查处的。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的奖励情形。注:举报人接到领奖通知后,应当在60个工作日内领取奖金。逾期未领取奖金者,视为放弃领奖权利。能够说明合理理由的,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领取奖金。举报人主动要求放弃奖励的,终止奖励程序。征得举报人同意后,可给予褒扬激励。举报人所得奖金无需缴...
4
2021 - 08 - 03
建筑业热闻建筑工程业领域最新资讯,政策解读,行业分析、行业热点,法律法规,各类工程资质管理,各类工程资质(新办、增项、升级、延期、维护等)政策公布,建筑类人才资讯等建筑业信息公布!近日,河北省住建厅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涉嫌转包的中国*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项目责任人员进行处罚:中国*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将承包的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两边段项目系统及动力照明设备安装工程,转包给中国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实际施工。依据相关规定,给予罚款169.15万元的行政处罚。李某光:作为上述单位直接负责此项目的责任人员,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给予罚款84575元的行政处罚。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七条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的,或者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承包单位有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对因转包工程或者违法分包的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与接受转包或者分包的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勘察、设计单位处合同约定的勘察费、设计费25%以上50%以下的罚款;对施工单位处工程合同价款0.5%以上1%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
5
2021 - 09 - 23
建筑业热闻建筑工程业领域最新资讯,政策解读,行业分析、行业热点,法律法规,各类工程资质管理,各类工程资质(新办、增项、升级、延期、维护等)政策公布,建筑类人才资讯等建筑业信息公布!在招标投标活动中,由于投标文件盖章或签字不符合要求而被废标的情况经常发生,甚至有时还会因此造成招标失败。有些招标人要求投标人在投标文件的多个指定位置盖章或签字,或者同时盖章和签字,有些甚至要求投标人在投标文件的每一页上都要小签。关于盖章,招投标法规没有具体的标准,招标文件也不会对投标书盖章做详细的要求,所以盖章环节都是投标人在实践工作中的经验,其具体方法已成为投标行业中的常识。盖公章的七个要点1. 正本盖红章,副本是否可以用正本复印件?具体看招标文件的规定,招标文件里写明以正本为主,就可以采用正本红章,副本复印。2. 是否需要逐页盖章?逐页盖章的目的是招标方规避投标方不承认的风险。是否需要逐页盖章主要看招标文件要求,通常都具体规定了哪部分需要签字和盖章,不要求的可以不盖。但是建议每一页都盖上,除了目录和封底不需要盖章,标书中的相关复印件和文字部分全部盖章。复印件盖章时,最好盖在复印件的空白处,不得和资质文件上原有的公章重叠,以方便评委查阅。3.是否需要盖骑缝章?尽管招标文件没有特别要求,必须要盖骑缝章,经验告诉我们这么做不会错。4.打包之后如何盖章?打包之后,外包装正面通常都会按要求贴上封面,封面上要盖投...
6
2021 - 11 - 05
建筑业热闻建筑工程业领域最新资讯,政策解读,行业分析、行业热点,法律法规,各类工程资质管理,各类工程资质(新办、增项、升级、延期、维护等)政策公布,建筑类人才资讯等建筑业信息公布!江苏省人社厅发布通知,2021年11月2日至2022年春节前,在全省组织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重点如下:全面排查工程建设领域工资专用账户、实名制管理、总包代发工资、工资保证金、维权信息公示等制度落实情况,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清查在建工程项目审批管理、工程款(人工费)拨付、资金监管情况,源头化解欠薪风险。全面强化欠薪违法惩戒,用好用足行政、刑事、信用等惩戒手段,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加大对恶意欠薪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公布力度,依法严惩欠薪等违法行为。措施:对欠薪金额500万元以上或涉及人数100人以上,以及存在重大群体性事件隐患的企业,要列入省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对政府项目、国企项目欠薪的,严查制度落实、责任落实情况,适时进行通报,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各项工资支付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责令限期整改违法行为,督促企业履行法定义务,逾期不改的,依法严肃惩处。对监管责任不落实、组织工作不到位引发群体性事件或极端事件,以及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国企项目拖欠工程款导致欠薪的,依法依规严肃问责。▎文件原文: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的通知各...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Copyright ©2018 - 2023 犇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电话: 136-8800-2803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牛沙北路129号三层
  微 信 公 众 号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36-8800-2803
6

二维码管理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